发布时间:2021-04-15 17:18:51 阅读量:177 作者:伟哲
“一线带兵人”队伍在建连育人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重温入党誓词 现身强军事业。大学生干部成为基层干部队伍的主体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进步,各级要充分认识和发挥大学生干部的优势和长处,满腔热情地搞好对他们的传帮带,想方设法帮助他们丰富建连经验、提高带兵能力。班长骨干是“军中之母”,必须建立健全思想、心理、法律、安全、技术等骨干网络,切实发挥好各类骨干在抓末端落实上的重要作用。士官在多数基层单位已占兵员总数一半以上,许多重要技术岗位都由士官担任。各级特别是旅团和基层单位要扎实做好对广大士官的教育管理和培养提高工作,真正把这支队伍建设成为平时工作的“标杆”、遂行任务的“尖兵”。
旅团“一线指挥部”、党支部“一线战斗堡垒”、基层干部骨干“一线带兵人”,处于抓建基层的关键层次重温入党誓词 现身强军事业。胡主席多次强调,要把旅团一线指挥部搞坚强,把基层党支部搞坚强,把党员队伍、干部队伍、士官队伍搞坚强。这“三个搞坚强”,抓住了基层工作的本质和要害,揭示了基层建设的基本规律。进一步做好抓建基层工作,实现基层全面进步和官兵全面发展,必须认真贯彻落实胡主席这一重要指示,下更大功夫抓好“三个一线”建设、发挥“三个一线”作用。
舰艇支队、航空兵师和旅、团级单位领导机关是机关的基层、基层的机关,担负着对基层实施面对面领导的重要职责重温入党誓词 现身强军事业。军委、总部的决策指示能不能在基层得以有效落实,很重要的取决于“一线指挥部”的工作和力度。这就要求旅团一级要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和方法,提高指导和服务基层的实际能力,切实做好关闸分流工作,解决好具体矛盾问题,促进各项工作在末端落实。师级以上领导机关要重视为旅团还权、减压、解难,保证他们有能力、有精力、有条件抓好工作落实。随着体制编制调整改革,营一级的地位作用更加突出,要注重加强营级党委班子建设,使营一级成为坚强的“前沿指挥所”。
基层党支部是基层单位统一领导和团结的核心。历史和现实反复告诉我们,连队建设要进步,关键在于党支部。做好抓建基层工作,重点是抓好建好党支部,不断强化党支部的思想政治领导功能,党管党员、党管干部的功能,发现和解决自身问题的功能,依靠组织作决策抓落实的功能。现在基层干部来源多样,有的“一入伍就当干部,入党不久就当书记”,这种情况下更要扎实抓好书记队伍培训,提高他们统班子、带队伍、抓工作、管部队的能力。团支部和军人委员会是基层党支部的“左右手”,要切实建好并善于用好这两个群众组织,切实增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的整体功能。要重视搞好对队、站、室、所、库等基层单位党支部的普遍帮建,特别是对相对后进的党支部要落实帮建责任制,努力提高基层党支部建设的整体水平。
牢固确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是实现党在新形势下强军目标的内在要求。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集中体现了党中央、习主席建设强大军队、保障国家和平发展的坚定决心意志和强烈使命担当。强军目标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抓住了建军治军的要害,决定着军队发展方向,必须全面落实。强军目标的核心是能打胜仗,关键是有战斗力,这是军队根本职能所决定的。军队首先是个战斗队,党和人民要求我们必须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必须时刻牢记,一旦发生战事,如果军队在战场上打不赢,那是要产生严重政治后果的。尤其要看到随着我国快速崛起,面临的国际和周边安全形势日趋复杂,现实和潜在威胁增多,加之长期和平环境,我军打现代化战争能力不够、各级干部指挥现代化战争能力不够的问题依然很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要建设一支决战决胜的强大军队,必须把战斗力建设摆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始终扭住军事能力建设不放松,加速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快发展新型作战力量,加强武器装备建设,着力提高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大力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在持续提升战斗力过程中确保强军目标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