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4-21 01:00:46 阅读量:18885 作者:雄杰
全军边海防部队电网建设进入快车道迷彩小军事
军委后勤保障部积极协调军地职能部门,将部队电网建设融入国家能源建设“大盘子”,推进解决边海防部队用电难题——
■朱海军 本报记者 郭 晨
记者从军委后勤保障部获悉,目前,东海、南海方向20余个边防海岛部队电网建设工程已全部竣工通电,比计划通电时间提前一年。从群山连绵的高原边陲,到碧波环绕的海防前哨,大电网的接通点亮座座营盘。
“边防部队电网建设是贯彻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是一项重要的政治工程、固边工程、军心工程。”军委后勤保障部军需能源局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他们积极协调国家能源局,将部队电网建设融入国家能源建设“大盘子”,按照“国家政策引导、企业组织实施、军队购买服务”的原则,高效推进边防部队电网建设,目前已为全军89个边防部队接通高效长明电,超额完成去年年度计划。
据悉,按照边防部队电网建设计划,2018年前,为226个具备通电条件的边防部队通大电网;2020年前,随着通电条件进一步改善,为其余边防部队通大电网或建设可再生能源局域网,进一步解决边防部队用电难题。
近日,记者走访多支边海防一线部队,感受接通大电网给官兵战备训练和工作生活带来的变化。驻守海南三亚的海军某部官兵欣喜地说,大电网接通后,高效稳定的电源连接至主战装备,使得部队应急反应能力显著提升。同时,发电用油消耗降低90%,减轻了不少后勤保障负担。
在大万山岛,已有27年岛龄的南海舰队某观通站一级军士长曹国其讲起了岛上的用电史。“以前只能靠柴油机发电,自发电电压不稳,一旦发电机出现故障,营区的夜晚就是一片漆黑。”曹国其感慨地说,“自从接通了大电网,我们再也不为用电照明发愁了。”
走进该部雷达室,正在值班的技师边凡伟谈起了自己的一段经历。去年7月,来岛探望的女儿不慎摔伤,边凡伟请假送妻女出岛就诊。不承想,站里一台机器因电压不稳突发故障,上级通知他立即归队进行维修。
为了不影响雷达正常运转,边凡伟火速赶往码头,可当天最后一班返岛的客轮已经开走。次日清晨,边凡伟乘船回到部队,马上展开抢修,直至深夜才将故障排除。“如今,大电网接通了,战备值班更有保障啦。”边凡伟一脸欣慰。
记者从军地有关部门了解到,电网建设能在短时间内快速推进,是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带来的发展机遇,也是军地职能部门对接顺畅带来的可喜成果。2017年1月,国家能源局和军委后勤保障部组织召开边防部队电网建设任务部署会,标志着这一推进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双赢工程全面启动。自当年7月开始,全军边防部队电网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在山高林密的广西边陲,记者随南方电网公司的维护人员乘车一路攀爬,来到海军某观通站。从悬崖边俯瞰,深山巨壑之间,一根根电杆架设着的电力线路,从两个方向蜿蜒而上,最终在山顶汇合接入该站。
当地电力部门负责人介绍,为满足部队战备训练的特殊用电需求,他们采用双线双变供电模式,如果一条线路出现故障,可在不断电的情况下切换至另一条供电线路,以确保部队用电不间断。
“自从接通了大电网,官兵的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教导员姚海洋指着一台淋浴设备告诉记者,过去柴油机发电负荷有限,热水器不能常用,现在官兵可以痛痛快快洗上热水澡了。
军委后勤保障部军需能源局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推广固化前期建设经验、建设模式、运行机制,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加大军民融合力度,实现部队电网高效率建设、高效益保障;对市政电网无法覆盖的,综合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新能源,构建多能互补、集成优化、清洁高效的边防高原岛礁能源保障体系,为部队作战训练、武器装备、官兵生活提供更加安全可靠和持续高效的能源支撑。
洪水无情,人有情。近日,受10号台风“达维”影响,辽阳地区普遍遭受强降雨侵袭,东部山区降雨量高达300毫米以上,多处地段发生严重洪涝、泥石流和山洪、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数十个乡镇被洪水浸泡,数千亩良田被淹,直接经济损失达25亿元人民币。
但是“敏捷”轻型战机没有能力担负“阵风”中型和苏-30MKI重型多用途歼击机的角色迷彩小军事。“敏捷”的飞行半径只有400公里,仅为上述“阵风”和苏 -30MKI相应指标的三分之一,战斗载荷也只有三分之一。总之,“敏捷”战机无法用于实施深入轰炸式打击,比如攻击中国目标。在此背景下,印度必须加快研制先进中型战斗机AMCA。这种双发歼击机具有较强的隐身能力,能够进行超音速巡航飞行,应当在2023-2024年首飞。(编译:林海)
已整整一年。在过去一年里,航母平台共进行了9次海试,海试频率加快,海试时间不断延长,海试时长总计已超过2500小时。
1944年春,敌人为了肃清“无人区”抗日力量,再次进行疯狂“扫荡”,一连七天七夜搜山剿岭,百姓纷纷躲进深山迷彩小军事。邓玉芬的六儿跑丢了,她只好背着不满7岁的小七躲进一个隐蔽的山洞里,一藏就是好几天。山洞里又阴又冷,加上几天几夜没有东西吃,小七病了,浑身烧得像火炭,哭闹着要回家,要吃饭。邓玉芬百般哄劝,小七仍哭闹不止。这时正赶上敌人又来搜山,如果哭声被敌人听见,不但母子二人会落入魔爪,更严重的是旁边不远的山洞里还藏着许多乡亲,必然也给他们带来杀身之祸。邓玉芬心急如焚,可孩子哪受得住饥饿的煎熬啊,还是大声地哭。眼见敌人越来越近,邓玉芬急出了一身冷汗。情急之中她再也顾不得许多,从破棉袄里撕下一团棉絮,一狠心塞进小七的嘴里。小七猛踢猛挣,邓玉芬紧搂住他,死死地堵住他的嘴。过了许久,敌人走远了,邓玉芬忙把棉絮扯出来,可怜的孩子已被堵得脸色青紫,没有气了。邓玉芬心似刀割,泪如泉涌,摇着孩子一声声地呼唤,小七这才慢慢回过气来。他可怜巴巴地望着妈妈,用微弱的声音喃喃地说:“妈妈,我饿,饿……”。邓玉芬的心碎了,她真想冒险出去给孩子找点吃的,可这关系着附近乡亲们的安危,她不能这样做啊!当天晚上,连个大名都没有的小七连病带饿死在妈妈的怀里。邓玉芬再也承受不住这巨大的精神打击,当即昏死过去。当邓玉芬从昏迷中醒来时,已是躺在猪头岭上自家窝棚里,身边没有了小七,只有乡亲们。乡亲们含着眼泪告诉邓玉芬,敌人撤走了,小七埋在山坡上。邓玉芬挣扎着来到山坡,扑倒在孩子的小坟上失声痛哭,泪水一滴滴渗入坟土之中。泪哭干了,她又一捧一捧地往坟上添着泥土,然后守在坟旁,坐了整整一宿。终于,在曙光重又出现的时候,坚强的邓玉芬,又一次战胜了失子的巨痛,重新站了起来。当乡亲们来安慰她时,她反倒安慰大家说:“只要大家平平安安的,小七死了也值”。邓玉芬顽强地生活着,她要亲眼看到胜利的那一天。这一天终于来到了。1945年8月,中国人民经过八年奋战,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邓玉芬笑了,她用笑声告诉九泉之下的丈夫、大儿、二儿、四儿、五儿、七儿:咱们胜利了!
2013年中国海军最引人注目的军力展示莫过于第一艘航母辽宁舰首组战斗群赴南海训练,战斗群中有两艘驱逐舰和两艘护卫舰,分别承担防空、反潜任务。其中两艘驱逐舰是内地自行研制生产的最新型导弹驱逐舰之一,而两艘护卫舰则是目前中国海军装备的第一种具有区域防空能力的反潜型护卫舰。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局长、国家航天局局长许达哲透露,中国航天发展未来规划的重点方向主要涵盖大力发展航天运输系统,稳步推进航天重大科技工程,着力构建由遥感、通信、导航卫星等组成的长期连续稳定运行的国家空间基础设施,以及加强空间科学研究等四方面内容。其中,包括积极推进太阳系行星及小天体探测活动等计划。本报记者 余建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