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4-15 08:08:06 阅读量:44574 作者:政哲
在当参谋长的13天里,蒋介石视察过“东北军”第一师及第一、二旅指挥部及往会各指挥官,到驻防高密的第二师作调查,到潍县西操场(塔子坡)观看坂本的飞行,往第二师各团队看操等等,处处以“竭力以整顿军务为首要”军事禁区修建围墙上铁丝网。蒋介石到“东北军”总部当日即发现“东北军”存在规章制度不健全、部队军纪差等许多问题。但他认为,“本军基层未定,整顿需时,如能上下一致,努力改正,则事尚非难也”。
时在日本的孙中山,提出组建国内四大中华革命军:即中华革命军东北军,以居正为总司令,总部设山东青岛;中华革命军东南军,以陈其美为总司令,总部设上海;中华革命军西南军,以胡汉民为总司令,总部设广州;中华革命军西北军,以于右任为总司令,总部设陕西三原。同时,他派遣朱执信等分赴各省主持讨袁军事,又分派党人到各省去运动会党及军队兴兵讨袁。
所谓“东北军”并不是在东三省活动。居正在青岛设立了中华革命军东北军总司令部后,迅速招兵买马,来者不拒。结果胶东各县的民团和一些来自辽东绿林武装纷纷投靠其麾下,另外还有部分警察、退伍士兵、反正的北洋军和自愿参加反袁运动的热血青年。由海外华侨组成的敢死先锋队(也称“华侨义勇团”)也赶来加入。这支华侨义勇团虽只有500多人,但编制却等于师的编制,团长为少将级,直属中华革命军东北军司令部领导。华侨义勇团在装备方面,比中华革命军东北军其他部队较优,有从加拿大购回的几十挺美式手提机关枪。孙中山还任命日本人坂本寿一为中华革命军航空队顾问兼“东北军”航空队总司令,将他在日本成立的“中华革命党航空学校”迁到山东潍县,改编为“讨袁飞机队”,令其“一面继续训练一面参加作战,以壮起义军势”。
中华革命军东北军成立后不久便攻占了胶东重镇潍县等十余座县城,并三次进围省城济南。袁世凯死后,为了加强中华革命党对“东北军”的控制和领导,孙中山派在上海参加讨袁的蒋介石去山东“东北军”任总司令部参谋长。
1916年7月31日,蒋介石来到潍县的“东北军”司令部。当日午后,总司令居正出发去北京,由许崇智代理总司令。
蒋介石立即着手对“东北军”进行整顿。他迅速出台了一系列整顿措施,如“各处应建立编制表,各师、团应向总司令部递交所属部队的花名册;军械科、经理局应建立健全会计制度,军械科的各种军械武器、经理局的收支款项,都应造具表册,以备查核;各师、团现有武器军械,亦应造表上报,各部队的起居和训练时间要统一”、“各站岗的哨兵口号要一律明确,官兵扛枪的方式要一律枪身向右,以归统一;兵士有过,不准罚跪”等。但是他的这些整顿措施,虽然费心良苦,却只是停留在向部队发布一些条令的水平上,并无法认真加以落实,而且,他对部属的态度很严厉,喜欢和人争吵。旧军人和绿林武装纷纷说他刚愎自用、目中无人。蒋介石在8月12日发现军事禁区修建围墙上铁丝网:“食米只足二日之用,秋衣尚未定制,被毯亦未购备,款项缺乏,每日无数百元之存储,收支机关不能统一,代理总司令无权支配”,于是认为“整顿无术,号令不行,奈之何哉”,结果于当天以“到北京接总司令回潍县”为由离开,前后共在“东北军”待了13天。
嗣后,中华革命军东北军被北洋政府改编、遣散军事禁区修建围墙上铁丝网。讨袁飞机队的飞机由黎元洪属下将其调往北京南苑航空学校,经日本政府交涉,又运回了日本。华侨义勇团11月下旬返回上海,由黎元洪发给每人遣散费600元,多数返回日本。(贾晓明)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军事频道
他表示:"一个月前进行了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旗下公司的第一轮谈判。我们进行了项目展示,并提议在PD-14(用于新型MS-21干线飞机的基本型发动机)系列发动机基础上研制新的发动机系列,其中包括用于重型直升机的发动机。"
目前神舟飞船的任务不再是试验自己,而是为天宫一号提供人员和物资运输保障,支持航天员在天宫一号进行科学试验。神十成功发射并和天宫一号交会对接后,将为我国进一步开展空间实验室的研究和空间站的建设奠定一个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基础。同时,它的成功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第二步任务第一阶段将完美收官,全面进入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研制阶段。
上一篇: 空军与国家有关部门联合加强机场鸟击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