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4-12 14:31:12 阅读量:36240 作者:靖轩
“作为钱宁的同门师弟,我也一直想做一些对中国流体力学有益的事情中国在外军事演义。”因此,李焕借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落成开馆之机,将这部分珍贵的论文捐赠给中国,期望与中国国内的研究人员一起分享。
我想为中华民族的后代子孙留下一些可以纪念的历史中国在外军事演义。”北伐战争及抗日战争著名将领李汉魂次子、美国华裔科学家李焕日前委托旅美华人招思虹,将一批文献资料捐赠给新开馆的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在他看来,这是将流落海外的历史摆回原位。
这批捐赠的文献资料包括李汉魂将军旧藏的北伐战争与抗日战争时期的约200张珍贵历史照片,以及李焕与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的长子——美国科学家汉斯·爱因斯坦合作的论文等中国在外军事演义。
现年89岁高龄的李焕对父亲严中带慈的形象印象深刻,此次捐赠的文献中,就有李汉魂将军写给李焕的数十封家书。李焕在接受中新社记者连线采访时说,“自小父亲就要求我们背诵《庄子》、《孟子》等国学经典,从战场回来的父亲还总忘不了要抽查一下我们的学习情况。”
李焕回忆道,正因父亲对子女从小的严格要求,让自己打下坚实的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基础,至今仍受益无穷。
1948年后,举家迁往美国的李汉魂将军迫于生计,经营了一家中餐馆,但无论生活如何艰辛,李汉魂从不许子女外出打工挣钱,只要求他们能专心致学。
为了让李焕顺利入学继续深造,李汉魂在美国一边联系学校,一边寻求侨领的帮助。1949年,李焕终于进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就读,也因此促成了与爱因斯坦家族的缘分。
李焕解释说,自己在当时的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就读的专业是水利工程,恰巧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长子汉斯·爱因斯坦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担任水利工程学教授,大家彼此的研究领域与方向也相近,“汉斯·爱因斯坦因而常常来指导我的研究”。
“先生(汉斯·爱因斯坦)很关心我的学习,经常邀我去他家,而老爱因斯坦(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也时常指导我一些还未被开发的研究领域,对我日后的发展影响很大。”李焕说,由于当时自己的英文不好,汉斯·爱因斯坦的太太还在家中为李焕开“小灶”,替他纠正口语发音。
之后,李焕与汉斯·爱因斯坦合作了大量有关流体力学及水动力方面的研究,并发表数篇合作论文,而这些研究是从未有人涉及的。李焕坦言,在他之前,曾与汉斯·爱因斯坦一起合作研究的中国人,只有已故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泥沙运动及河床演变专家钱宁。
“回头想想,我能在科学领域有一席之地,与家父李汉魂将军毕生注重的家庭教育息息相关”。李焕透露,李汉魂将军写给子女的家书及其个人的传记现正在整理,不久将出版面世。(完)
报道称,1969年加入日本陆上自卫队的泥宪和曾在自卫队服役10年。泥宪和就自民党行使集体自卫权强化日美同盟表示,“无论日本对美国贡献多少,危急关头美国未必为日本出力”。泥宪和还以阿富汗和伊拉克为例,“两国政府在清缴游击队和恐怖分子战事上唯美国马首是瞻,然而伊拉克和阿富汗境内的战况日趋恶化的紧要关头,美军却一点不顾盟友的利益擅自撤军”。
6.稳步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中国航天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得到有力提升。
济南军区某旅成立节前综合检查组,由旅长路红卫带队,督促基层做好节日期间安全稳定、战备值班等工作。检查第一站选择了装步一连,记者随同前往。
1990年8月,YF-23使用F-119发动机实现首飞;1个月后YF-22使用F-120发动机实现首飞。洛克希德和诺斯罗普分别造了两架验证机,向美国空军演示超音速巡航、高机动、隐形等性能。YF-23总共飞了50架次,累计时间65.2小时,而YF-22却达到了74架次,累计时间91.6小时。虽然YF-23首飞领先,但却没有把领先保持到最后,最终YF-22获胜。需要注意的是,YF-22和YF-23的这种演示飞行,其中已经包含了第五代战机超音速巡航、超机动等的特征,这和俄罗斯T-50乃至中国“718工程”的01架验证机首飞后的表现有着极大的不同,其主要原因还是中俄两国在航空动力上存在短板,无法为验证机提供符合要求的发动机。中国是先竞标再演示,美国是先演示再竞标。这种顺序的不同,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两个国家在航空技术水平、航空产业机制等方面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