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1-21 12:47:34 阅读量:586 作者:景瑞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参与主体范围的扩大,将进一步提高外汇市场的规模和体量,活跃市场交易程度,促进市场进一步完善和成熟,有利于市场价格的发现,同时丰富市场交易主体和客户背景,有助于改变当前外汇市场相对单一的供求结构和交易风格无锡普银财富金融。
近日,有消息称,国家外汇管理局(以下简称外管局)正计划扩大银行间外汇市场参与主体,拟将会员范围扩大至券商、保险、信托等非银行金融机构。
据悉,外管局日前已经下发了 《关于调整金融机构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有关管理政策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 《征求意见稿》)。
“(扩大银行间外汇市场参与主体)短期内应该不会对外汇市场带来明显的影响。从目前情况看,这些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交易量应该不会太大。”招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刘东亮进一步分析表示,外汇市场的交易仍受 “实需原则”的限制,要基于代客结售汇等业务开展交易;短期可能会批准一些机构来进行试点,根据这些机构试点的情况再进一步扩大参与主体。
截至发稿时,外管局方面尚未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出的相关问题作出回复。
银行间市场拟扩大参与主体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得的一份《征求意见稿》显示,境内金融机构经外管局批准取得即期结售汇业务资格和代客人民币对外汇衍生品业务资格后,在满足交易、清算、信息等相关技术规范条件下,可成为银行间外汇市场会员,开展人民币对外即期和衍生品交易,外管局不实施事前入市资格审核。
《征求意见稿》还指出,经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批准设立的货币经纪公司(含分支结构),可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开展人民币对外汇衍生品交易、外汇对外汇交易、外汇拆借等外汇经纪业务。
不过,刘东亮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扩大银行间外汇市场参与主体)在短期内应该不会对外汇市场带来明显的影响,因为外汇交易量较大的机构都已经在这个市场里了无锡普银财富金融。“非银行金融机构对外汇市场的由多大影响,主要看他们业务规模的大小。但至少从目前情况来看,他们的量应该不会太大,毕竟这是需要积累的。”刘东亮分析表示。
外汇交易仍受制于“实需原则”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阅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网站发现,截至2014年10月8日,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共有人民币外汇即期做市商31家,外汇即期尝试做市机构3家,外汇即期会员442家,其中外汇即期会员主要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企业财务公司等。
此外,截至2014年10月8日,银行间市场已有人民币外汇远掉期做市商27家,外汇远期会员96家,外汇掉期会员95家,外汇货币掉期会员84家,外汇期权会员36家。
刘东亮告诉记者,目前,外汇市场的交易仍受“实需原则”的限制,需要基于代客结售汇等实际业务开展交易;此外,预计短期外管局可能会先批准一些机构来进行试点,然后根据这些机构试点的具体情况再进一步扩大参与主体的范围无锡普银财富金融。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得的上述《征求意见稿》显示,金融机构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开展人民币对外汇交易,应是基于对冲代客和自身结售汇业务风险、在结售汇综合头寸限额内开展做市和自营交易,从事符合规定的自身套期保值等需要,并遵守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清算、信息等法规、规则和管理及有关金融监管部门的规定。
与此同时,对于非银行金融机构,《征求意见稿》要求其“只能与银行间外汇市场做市商开展交易”。 张喜威
业内人士表示,信托的提前终止完成兑付,仅仅是信托公司规避风险的无奈之举,提前终止只是把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转化为再投资风险。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2014年1月1日至目前,提前发布兑付公告和终止公告的信托公司数量分别为15和54家。在今年提前终止或兑付的信托产品中,投向房地产的达28支,其规模已至62亿元,无论在规模还是数量上地产信托产品占比均为三成,这一占比相对较高。
第二,人民币是被美元渗透的货币。美元对人民币的渗透是通过外汇占款发行来实现的,从央行统计数据来看,在人民币发行过程中,外汇储备占着很大的比重,假如通过人民币境外流通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不外是两个结果:要么是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出现人民币对美元的替代,从而导致对美元需求的下降及其汇率的贬值,进而造成中国外汇储备存量的巨大损失;要么遭遇美元的阻击(因为人民币是被美元渗透的货币而导致外部世界更加愿意接受作为本位货币的美元、而不是作为派生货币的人民币)而难以实现国际化。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经济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在有些国家之间甚至形成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局面,从而必然导致经济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的跨国交错现象,为此,我们应该以推动国家间经济交流那样的积极性,努力推动国家间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合作。正确认识二氧化碳“排放交错”现象也有助于更加全面地、有分析地看待中国乃至世界各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更加公正合理地、科学地制定符合本国国情的二氧化碳减排承诺,在中国国土上排放二氧化碳的外国企业也应该进一步采取合作的态度,与中国人一道共同为减少源自中国国土的二氧化碳排放而努力。(作者系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 冯昭奎)
“预计今年第四季度不良贷款余额将温和增长,不良贷款基本稳住。”国泰君安分析师邱冠华指出。
10年一季度的GDP实现高增长,且外需和内需较为平衡。而仅经过短短一个季度,局势却发生突变。二季度虽然出口仍维持良好势头,个人消费却明显走弱,朝着被称为日本经济软肋的“外需依赖型”经济出现倒退。
从一定意义上讲,现在全球的银行业真正进入全面推进“巴塞尔资本协议II”的时期。全面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是银行监管的新重点。流动性危机历来是银行破产的直接原因,这次金融危机同样证明了这一点。
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FED)上周发布了令人失望的经济评估,令消费者信心受到打击,而其提出的推动经济计划也不能让市场满意。同时英国央行的悲观展望、中国数据显示内需趋弱等多方因素引发了市场对于全球经济成长的忧虑。虽然从逻辑上来说,FED向金融系统注入更多美元的举动应拉低美元汇价,然而美元已成为全球风险偏好的风向标,在全球各地传出黯淡数据的情况下,作为投机资金规避风险的避风港,美元迅速展开涨势。而加元作为经济成长题材货币,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受到的打击尤其沉重,上周三单日跌幅就超过1%,而美加贸易赤字扩大进一步加剧了投资人外逃意愿。短期来看,加元仍将受到全球经济不景气、大宗商品交易下滑等因素的持续影响,仍有进一步下跌的可能,汇价甚至可能测试1.07附近的高位,但受到本国经济基本面较美欧等国家强健,央行可能继续上调利率等因素的支撑,加元后势依然有再次上涨的希望,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稳,市场预期加元将再次回到与美元平价水平。(交通银行湖北省分行 尹纪华)
上一篇: 支付宝等三家中国金融机构落户卢森堡